大仙论道GMAT之外四章 - 他山之石,如何攻玉(二)如何從GMAT培訓中受益

二戰和多戰考友探討經驗教訓, 專業分析考生備考誤區, 機經, 臨考叮嚀

版主: shpassion, Traver0818

大仙论道GMAT之外四章 - 他山之石,如何攻玉(二)如何從GMAT培訓中受益

文章Behemoth » 2011-05-24 18:22

大仙論道GMAT之外四章
他山之石,如何攻玉(二)— 如何從GMAT培訓中受益

本文的上一部分,已經介紹了如何從外因,即正確地看待培訓機構的作用,這一角度,提高從培訓中的收益,本部分主要從內因,即發揮考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的角度,分析提高自身收益的方法。


一 要問你是誰

真正高端的考試,都是考察思維,而不是單純考察知識覆蓋面的。那麼一個考生的思維模式,到底和GMAT所希望達到的思維模式有多大差別?這是老師看面相看不出來的。如果在培訓之前的自我準備期,沒有主動地去瞭解自己的思維模式,那麼在參加培訓過程中,很可能又把整個培訓降低到老師講,自己記筆記的低級過程,失去了在教師引導下改變自己思維模式的機會。殊不知,所有的所謂知識點,包括語法、詞彙,乃至通用性較高的解題方法,都是網路上面很容易找到的,培訓費用最珍貴的,不可替代的回報,實際上是授課過程中,教師對學生思維方式通過引導而進行的改變。

因此,在參加培訓之前,考生可以通過回顧自己在原始狀態下,做GMAT真題過程中的思維狀態,如得到答案的全過程,讀題的習慣,在解題過程中的心理活動,並記錄下來,比照教師在授課中展示的正確的思維過程,然後在對考試瞭解的過程中不斷回顧自己的思維發展軌跡。

人類對別人的觀察的好奇心幾乎是天生的,卻很難有足夠的耐心去審視自己。每個人與自己相識一輩子,甚於任何一位親密朋友,卻往往難以直面深刻真實的自我。流光就像一面鏡子,在流光中與曾經的自己重逢,會讓人更深地明白自己從哪裡來,要往哪裡去。

我們急切地去瞭解試題,為沒有做“足夠”的題目惴惴不安。卻不知道每一題的訓練,假使沒有對自己的重新審視。只是上一題心靈映射的重複。做題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成長和變化,而不是自我安慰。


二 要問老師是誰

這個誰,不是指老師姓甚名誰,也不是關心老師和教學無關的背景,而是需要瞭解老師在GMAT培訓方面的口碑,以及這位元老師在教學內容裡面最為精彩、特色、權威的方面。這大概相當於到餐館,要先研究點評網上該餐館的招牌菜,或者去聽張靚穎的個唱,帶著對海豚音的期待吧。
在諮詢發達的時代,這些資訊都可以在互聯網上低成本地得到。對於在開課之前不公佈授課老師的機構,也可以在開課之後,根據網路上搜索到的資訊,判斷是否應該履行試聽不滿意退班的權利。

很多知名的、對所授科目有精深研究的教師,都會撰寫教學文章,系統介紹自己的教學研究成果,也可能有自己的博客或者專欄,通過這些文章,可以事先瞭解教師的授課精華,便於上課過程中,帶著問題和預判去咀嚼教師的現場演繹。另外,通過這些文章,解決一些關於考試的基本的、共性的疑惑,也可以提高上課師生互動的效率。

其實,同一位教師,尤其是比較有個性、教學特長的著名教師,給不同的群體講授的時候,往往會講出不同的內容。有時候會差異很大。如何通過學生自身在考前的精心準備,在課上讓教師處於一個較為流暢的教學狀態,從而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把自己研究裡面最精華的內容呈現出來,也是一種藝術。我想,這大概和名記者對名人進行採訪,往往可以把名人最深刻的一些想法挖掘出來,一個道理吧。學生,何嘗不是一位採訪者,希望窺見教師內心最深藏的瑰寶呢?
Eric Chang
MBA Class of 2008
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
頭像
Behemoth
管理員
管理員
 
文章: 2948
註冊時間: 2004-09-10 18:19
來自: Boston

回到 GMAT 機經分享 / 考試心得經驗談

誰在線上

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:沒有註冊會員 和 6 位訪客

cron